乌鸡国国王,相信朋友们都还记得。当年,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,被如来佛祖看上,佛祖差文殊菩萨度他归西。为了进一步考验他,文殊菩萨几句言语相难,国王没能忍住,一怒之下,将菩萨扔到河中浸了三日三夜。
这件事呢,也不奇怪,要修成正果,就要经受住考验。没能经受住考验,误伤了菩萨,受点惩罚也正常。可是,这件事有一个谁都解不开的疑问,文殊菩萨到底说了什么。
小编不是万能的,小编也不是随口胡说八道的,小编说话也是有根据的,但文殊菩萨说了什么,小编真的编不出来。但是,小编看出了文殊菩萨怎样言语相难唐僧。当年,他惹怒了国王,几年之后,他骂哭了唐僧。
唐僧师徒摆脱了金银角大王,来到了敕建宝林寺。宝林寺僧官(管理寺庙和僧尼事务的职官,由僧人担任)很不友好,拒绝唐僧在寺院借宿,原著道:“僧官道:你既往西天取经,怎么路也不会走……他道:正西去,只有四五里远近,有一座三十里店,店上有卖饭的人家,方便好宿。我这里不便,不好留你们远来的僧……僧官怒声叫道:你这游方的和尚,便是有些油嘴油舌的说话……僧官道:古人云,老虎进了城,家家都闭门。虽然不咬人,日前坏了名……他道:向年有几众行脚僧……款待了斋饭,又将故衣各借一件与他,就留他住了几日。怎知他贪图自在衣食,更不思量起身,就住了七八个年头……”。
先前的游方和尚惹怒了僧官,僧官完全没有必要怀疑所有的游方和尚。就算怀疑,就算不想接待,同为佛教弟子的他,也该委婉的拒绝,或者找出其他理由拒绝。断不可用“油嘴油舌”、“老虎进了城,家家都闭门”等话语来侮辱自己的同门。
听完僧官的话,唐僧“暗暗扯衣揩泪,忍气吞声”。
僧官将不该做的事情都做了,目的是什么?考验唐僧。僧官此处也是言语相难,与文殊菩萨化作凡僧考验乌鸡国国王如出一辙。
他会是谁呢?被游方和尚惹怒的普通僧官?不是。这位僧官定是仙佛变化而来。为何这样说呢?因为僧官的三奇:
一奇:不讲情谊
奇怪的僧官,他是唐僧整个取经路上遇到的唯一一位不讲同门之情的和尚。庵观寺院,都是和尚的馆驿,他没有理由拒绝唐僧,可他拒绝了。
二奇:知道唐三藏
原著道:“那和尚就有些不耐烦他进里边来的意思,半答不答的还了个礼道:你是那里来的?三藏道:弟子乃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,经过宝方天晚,求借一宿,明日不犯天光就行了。万望老院主方便方便。那僧官才欠起身来道:你是那唐三藏么?三藏道:不敢,弟子便是。”
一个普通僧官,怎会知道唐三藏是谁呢?这里太可疑。先前唐僧没有提起过自己是谁,只是说“东土大唐驾下差来上西天拜活佛求经的”。仙佛清楚是唐三藏正常,可凡人知道是唐三藏就不正常了。
三奇:了解如意金箍棒
原著道:“道人说:那扛子莫说打来,若倒下来,压也压个肉泥!老和尚道:也莫要说压,只道竖在天井里,夜晚间走路,不记得啊,一头也撞个大窟窿!”
如意金箍棒的威力,只有仙佛才清楚。假如我们面前出现这样一根棒子,我们绝对想不到能撞个大窟窿,只会认为撞出血泡。
此三奇,都说明僧官绝不是普通僧官,而是仙佛变化而来。会是谁呢?文殊菩萨。原因有二:
一:言语相难
僧官羞辱唐僧,将他骂哭。当年文殊菩萨言语相难乌鸡国国王,虽然不清楚说了什么,但也能猜出一二,辱骂不可能,但挖苦和侮辱是肯定的。为何乌鸡国这么多喜欢出言不逊的和尚?这也太巧了吧。所以,僧官很可能是文殊菩萨。
二:三年水灾该满
唐僧入睡,乌鸡国真国王现身,说明原委,并且说:“三藏道:陛下,你阴司里既没本事告他,却来我阳世间作甚?那人道:师父啊,我这一点冤魂,怎敢上你的门来?山门前有那护法诸天、六丁六甲、五方揭谛、四值功曹、一十八位护教伽蓝,紧随鞍马。却才被夜游神一阵神风,把我送将进来,他说我三年水灾该满,着我来拜谒师父。他说你手下有一个大徒弟,是齐天大圣,极能斩怪降魔。”
三年水灾因谁而起?文殊菩萨。佛祖派青毛狮子帮菩萨报一饮一啄的私仇。即是这样,那该谁来负责?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文殊菩萨。
综上两点所述,变化成僧官的仙佛就是文殊菩萨。
文殊菩萨当年考验乌鸡国国王,采用言语相难的方式,结果惹怒了乌鸡国国王。几年之后,他又故伎重演,骂哭唐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