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社区公坛江苏工业院

回复:0 浏览:509

秋,魂兮归来
分享: 新浪 腾讯 空间 手腾
倾尽天下盛世繁华じ陌世离
[楼主]:倾尽天下盛世繁华じ陌世离
[在线]:2017-01-29 23:13:24
[职务]:
[勋章]:
[关注]:家园.空间.帖子.相册
发表时间:2014-10-20 20:46:07 我有话说(0人参与)
“秋心如海复如潮,但有秋魂不可招。”秋,自有其刚健之魂,纵贯千古八荒,在“秋风萧瑟,洪波涌起”的沧海;在“匈奴草黄马正肥,金山西见烟尘飞”的古战场;在“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霄”的唐诗里;在“秋风秋雨愁煞人”的轩亭;在“万山红遍,层林尽染;漫江碧透,百舸争流”的橘子洲。

然而,人们更常说“自古逢秋悲寂寥”。从战国时代宋玉在《九辩》中大呼“悲哉,秋之为气”开始,悲秋,成为文学一大主题,放眼文学史,好一片“离人心上秋”。死生契阔,离乡背井,怀才不遇,壮志难酬,在悲秋之境下,更添悲情。

而贫士失志,是悲秋之源。中国文学史,就是大半部失志文人的悲伤史牢骚史。他们失志于仕途,失意于人生,于是以诗词文章来纾解幽愤。然这纾解,却未能如太史公一般写出经天纬地泽被后世的《史记》,而是在文学史上,留下一大片红衰翠减,让后世一代代文人仿而效之,致使中国文人气度之中,总有哭哭啼啼的秋气,缺少阳刚的豪壮豪迈豪放。这样的气息笼罩之下,风骨何在!民族何能强盛!

然而,真正要从“古”说起,这“古”要从何时算起呢?中华文化的源头《诗经》中是没有悲秋之句的。即使有“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”之句,也只让人心生凄美之感却并不悲凉;即使曾有“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”之句,也只让人觉得生活辛苦而充实,却并不能让人心生悲伤。《诗经》里的秋,凄美而不失洒脱。秋的源生处,没有悲。

文学流衍千年,刚键风骨不曾断绝,时时有人逢秋而不悲凉。曹操不悲秋,因为他有壮志。他一直战斗到暮年,始终保持着高昂的雄心壮志,要一统天下,拥有这样胸襟的人,看待秋,也是“壮心不已”。毛泽东不悲秋,因为他有豪情。他运筹帷幄,指挥倜傥,与天地斗其乐无穷,他眼中的秋“不是春光,胜似春光”。这两个人久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浸淫,深得其要义,却只继承了那些优秀精髓,而扬弃了一般文人的软懦,他们有自己的风骨,刚键雄浑,他们的风骨如一柄锋利的宝剑,劈开迷漫在文学上空千年的无边丝雨,撑开了一方万里晴空。

在这两位绝代英雄之外,还有一个“我言秋日胜春朝”的刘禹锡。他被一贬再贬,却依然能高唱出“前度刘郎今又回”的豪迈之声;他被贬二十三年,却依然能以老迈残躯高歌“沉舟侧畔千帆过”。刘禹锡不悲秋,因为他有高洁的德操!

其实,从生理角度来讲,人逢秋而生悲秋情绪,是正常的。中医认为,人体的五脏六腑、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联系。秋季主肺属金,肺金不足,容易产生伤感情绪。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气温的骤然下降,会使人体新陈代谢和生理机能受到抑制,从而有所减弱,影响了机体活力。

而医学研究发现,在人的大脑底部,有一种腺体叫做“松果体”,可分泌出“褪黑素”。它能够促进睡眠,但是分泌过盛会使人产生抑郁。气温的变化会对这种“褪黑素”的分泌产生间接影响,特别是在冷热交替的秋季,“褪黑素”的分泌旺盛,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,进而使注意力难以集中,情绪低落,从而出现或轻或重的悲秋情绪。

悲秋,是人之常情,人却不该为此情左右。秋,自有其刚健之魂,在坚强的意志,在顽强的毅力,在坚定的理想,在伟大的目标,在美好的德操,在健全的情商。拥有了这些,就拥有了战胜悲秋情绪的秘密武器;拥有了这些,就拥有了充沛的民族强盛的阳刚之气。

“凡是饮过云梦之水的人,最终都会回到那片浩荡绿野之中。”金灿灿的秋,闪烁着金属的光泽,刚健伟岸,魂兮归来!
回贴列表(0)
回复该贴

首页社区公坛江苏工业院